“小康”一词的由来

“小康”一词的由来

“小康”一词,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早已传遍世界。但对于“小康”的原义往往会误解为单一的经济富裕。那么,“小康”的原义到底是什么呢?

小康,源出《诗经·大雅》:“民亦劳止,汔可小康。”意思是说,民众劳累了,期待(汔可)休息,养养精神。小康,与休息、安定等义相近。

康,原本为“穅”和“糠”。糠——指已经收割后的稻谷的稻壳,可以保护米粒;穅——指长在稻穗上的稻谷的谷皮。当稻穗从叶鞘中抽出来时,穗上附满了谷皮——穅。穅,又名为颖,但人们仍习惯叫穅。因为穅一直在保护稻谷的成熟,先是呵护着胚,接着支持胚萌芽、扬花,继而又守护着灌浆、结实,收割后又保护着米粒不霉变,不生虫。可以说,从谷皮(穅),到稻壳(糠),就像是胚的母胎和米粒的怀抱。

所以,小康社会,就是这样的安定的社会环境。“小”,就像小儿在母胎和怀抱中健康成长。

认一认,比一比:

康、穅、糠,小康,休息、安定,扬花、稻花、稻香,抽穗,灌浆、结实,谷皮,稻壳、颖壳;

脱颖而出,安定环境,社会环境,小康社会,健康成长。(殷旵)

标签:小康 米粒 扬花 稻谷 稻穗

📚 相关推荐

前端难还是后端难?作为八年后端开发,我想说点实话
宁波时间
菲罗多和博世刹车片哪个更优秀
《王者荣耀》属性科普,原来这些数值都是有上限的
重名查询网-全国重名查询系统
警察查网吧拍照后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