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名为100种癣,但实际上癣的种类远不及此,医学上常见的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所致,因感染部位、真菌种类及人体反应不同而呈现多样表现,大致可归纳为头癣、体癣等。
1、头癣:初期症状较轻微,头皮出现单个或多个灰白色鳞屑斑,边界清晰,毛发在距头皮2-4毫米处折断,外观如同残茬。患者自觉微痒,若不及时治疗,真菌会持续繁衍,病损范围逐渐扩大,影响形象,给心理带来一定负担,尤其对青少年社交产生困扰。
2、体癣:患者皮损多呈圆形或类圆形,因形似钱币得名。起初为红色丘疹,慢慢向四周扩散,形成边界清楚的环状红斑,边缘有鳞屑,中央趋于好转。瘙痒感随病情发展逐渐明显,搔抓后易引发周边皮肤感染,日常衣物摩擦也会加重不适,干扰正常生活作息。
3、股癣:好发于单侧大腿内侧,靠近阴囊或臀部。开始为小片红斑,渐向周边蔓延,边界隆起,红斑上覆鳞屑。由于此处皮肤温热潮湿,利于真菌生长,瘙痒难耐,尤其在夜间、运动出汗后加剧,影响睡眠质量,还因部位特殊,患者常羞于启齿,延误诊治。
4、手足癣:手掌或手指侧缘出现群集或散在小水疱,疱壁厚,内容清澈,不易破裂。数日后水疱干涸、脱屑,伴剧烈瘙痒,患者手部活动时,如抓握工具、书写,水疱破裂疼痛,且因频繁搔抓,易继发细菌感染,导致手部肿胀、发红,严重妨碍手部精细动作完成。
5、甲癣:甲癣患者整个甲板被真菌侵蚀,增厚、翘起、变形,表面凹凸不平,颜色灰白或污黄。指甲失去正常保护功能,易断裂,影响手指末梢感知,抓握东西常感不便,甚至可能因指甲嵌入周围组织引发甲沟炎,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。
癣类疾病若能早期准确诊断、规范治疗,预后通常较好。遵循医嘱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物,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,改善生活环境,避免接触传染源,多数患者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,皮肤、指甲逐渐恢复正常形态与功能,重归健康生活。
长癣后需要注意什么
皮肤清洁:保持患癣部位干爽洁净,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,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,防止对癣处皮肤造成二次伤害,加重瘙痒与炎症。衣物穿着:应选择宽松、透气性佳的棉质衣物,减少皮肤摩擦,避免癣部因摩擦破损引发感染扩散。勤换洗衣物,换下的衣物要单独清洗,并做好消毒处理,杜绝真菌残留与传播。生活环境:保持居住空间通风良好,降低空气湿度,抑制真菌滋生。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、浴巾等贴身物品,防止癣菌传染他人。若癣症未见好转或持续蔓延,不可自行用药,务必及时就医,遵循专业治疗方案,以达彻底治愈效果。